你的父親是否也這樣平凡卻偉大,快轉發!
泰戈爾說:“生命如橫越的大海,我們相聚在這條小船上。”父親的愛,總是那樣默默無聞。
閑暇的時候會回憶一些早已是曾經的事情,總有些會讓自己的心疼得無以復加,化成最清澈的淚水,在記憶中緩緩流淌。
我的父親今年70多歲了,出生于大中國解放的那年,他是幸運的,沒有了硝煙的戰爭;但也是不幸運的,沒能逃過饑荒的年代。我家地處西南地區丘陵地帶,人稀地廣,有山地也有梯田,交通極為不便。我剛出生的那個年代,主要是靠種糧來養活一家人。家里有四口人,我是最小的一個,出生時恰逢計劃生育時期(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政策非常嚴格,所以即將要面臨的是政策罰款)。對于那個年代的一千多塊的罰款,對于作為老百姓可以說是很大的一個數字。
面臨這個罰款,我的父親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。他開始計劃著怎樣解決這筆罰款,最終決定收一些條件較好的親戚不種的田地,這樣可以增加收入。父親那年剛好做了一個手術,本來是該好好休息,但是他為了這筆罰款能早日湊夠,勞動強度不減反增。他拼命的干活,常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歸,非常辛苦,所以就落下了腰傷的后遺癥至今,這是我一直不能釋懷的,每次看到父親彎著腰走路的背影,我就想起這都是因為我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著,父親的白發也一日日地增加著,擔子也一天天加重著。轉眼到了我上中學的時期,第一年學費是1800元。當時家里唯一能湊夠這筆錢的就是圈里的那四頭豬,爸爸為了我的學費,找來了販商。雖然都過去快30年了,但當時豬被趕走的那一刻,爸爸那不舍的目光,仍然歷歷在目。
因為去市里讀書,路程遠,所以都是寄宿。寄宿面臨著的就是每周需要生活費及車費,一周大概30-40元。對于農村僅靠農田的收入,農作物變現周期長的年代,每周30-40元也是倍感壓力。父親為了我不在學校餓肚子,出去幫別人采藕,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這種能抵寒的防護服,直接是光腿下藕塘,冬天你就是站在藕塘池邊看看都直打哆嗦,更何況爸爸還要光著腿,進到刺骨的冰水中去勞作。這種勞作又再次給他帶來身體上的催殘-----關節炎。
日子終于熬到我畢業了,我開始出來打工,爸爸這一生為了我們,吃盡了苦頭,現在終于不用再這樣辛苦了。現在我們定居在這座風景秀麗、有山有海的北侖港畔。父親這一生沒出過遠門,沒坐過飛機,也沒看過大海。每次讓他來我們這個城市走走看看,爸爸總是怕耽誤我們工作,也怕給我們增加經濟負擔,次次拒絕。終于去年在我們再三的要求下,父親來到了我們身邊。我們一家人帶上父親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。帶著父親去了雪竇寺看了彌勒大佛,坐了纜車、體驗了讓人望而卻步的玻璃棧道;去普陀山坐了船、踩了軟綿的沙灘;目睹了保一方平安的普陀觀音真容;去了非文化遺址的河姆渡;奉化蔣委員的故居;見了風力發電的大風車………
看著父親在旅途中綻放著快樂的笑容,留下一張張精美的照片,作為子女的我感到無比的欣慰。只愿時光能緩,父母不老,被歲月溫柔以待。
這就是我的父親,為我們撐起整片天,為我們遮風擋雨的,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。此生有您足矣!永遠愛您,我的父親。